影响颗粒机制粒硬度的原因分析
发布时间:2024/09/05
点击量:0
【环模 新闻资讯】据了解,不少颗粒厂由于各种各样的问题,致使产量达不到预期设计要求,并且颗粒表面不光滑、硬度低、易破碎、含粉率偏高,又或成品颗粒出现发黑碳化等。在颗粒机制粒工艺过程中,成品颗粒的硬度受多种因素影响,今天宝壳就此情况作以下分析:
原料的粒度对颗粒硬度有决定性影响。一般来说,原料粉碎粒度越细,在颗粒机调质过程中越容易糊化,颗粒料中的粘结作用越强,颗粒越不容易破碎,硬度越大,在实际生产中,根据不同的动物的生产性能和环模孔径的大小,粉碎粒度要求作适当的调整。
想提高颗粒硬度,可以通过调控原料粉碎粒度的粗、中、细比例来达到提高颗粒硬度的目的。粗颗粒指粒径在900μm以上的要求不超过15%,中颗粒是指粒径在700μm左右的为35%左右,细颗粒指粒径在500μm以下的,要求超过50%。其中要求粒径小于250μm细粉不少于25%。这样的粒度分布有利于颗粒制粒成形和提高颗粒外观质量,又能保证产品的适当硬度和较低的粉化率。
不同种类原料做出颗粒的硬度也是不一样的,在制粒时,轻质材料的产量低,而高质材料的产量高,如苜蓿就属于轻质材料,棉籽粉就属于高质材料。合理的调整配方也是调节颗粒硬度的一种有效途径。
原料的含水量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指标。含水量一般要求在13%-18%,当然这个数值不是绝对,不同的原料要求不一样,不同的原料性质不同,纤维构造不同,成型的难易程度也就不同。比较难压的物料比如说棕榈,又或是混合物料,各种成分的混合比例也会影响到颗粒料的硬度及成型率。我们需根据原料本身水分、天气变化等影响因素进行调整。
颗粒硬度不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原料水分过高或者环境湿度过大。如果原料太湿,会导致颗粒内部空气过多,从而使其不紧实。因此,在生产颗粒之前需要对原料进行干燥处理。
颗粒机环模的孔径和压缩比等技术参数影响颗粒的硬度,采用相同孔径而压缩比不同的环模压制的颗粒,其硬度随着压缩比的增大而明显增大。选择合适的压缩比环模,能够生产适宜硬度的颗粒。压缩比小了,会导致颗粒的密度过小,造成颗粒不成型或粉化率高,从而影响颗粒品质和稳定性。压缩比过大,则会使得颗粒的密度过大,发黑过硬,从而增加颗粒机的能耗,降低生产效率。
颗粒机的转速、模具磨损等也会影响颗粒的硬度。例如,颗粒机转速过慢或不稳定会导致颗粒在去皮、磨圆等过程中时间过长,使颗粒变得松散,硬度降低。模具磨损则会导致颗粒在出模时表面光滑度降低,无法形成坚固的颗粒。
通常情况下,颗粒机中物料的出机温度高达75-90℃、水分含量为14%-16%,颗粒易破碎,贮存时易发霉。因此,需对颗粒料进行冷却处理,以排出颗粒料中的水分及热量,使颗粒料温度降至与室温接近,水分降至13%以下,这样既增加了颗粒的硬度又便于贮存。
影响冷却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冷却时间和吸风量。冷却时间一般为5-25分钟。吸风量越大,冷却越快,易造成颗粒表面开裂,导致颗粒的硬度和耐磨性降低,颗粒粉化率增加。吸风量与颗粒的直径有关,颗粒直径越大,吸风量越多。因此在冷却颗粒料时,宜采用小风量,时间长的方法,这样才能保证颗粒内部和外部充分冷却,得到合格的冷却颗粒料。
相同直径的颗粒,在颗粒没有缺陷情况下,颗粒长度越长,测定的硬度越大。应调整切刀的位置,保持合适的颗粒长度,能使颗粒的硬度保持基本一致。影响颗粒长短的因素有以下6个:
①颗粒长度和颗粒机的转速有关,转速越快,颗粒的长度越短。
②环模的开孔率越高,颗粒的长度越短。反之颗粒的长度越长。
③环模但凡有释放孔,颗粒的长度是不均匀的,释放孔长度越短颗粒的长短越均匀。
④颗粒料的黏性越大,颗粒料的长短均匀性越好。
⑤切刀磨削的越锋利,颗粒料的长短均匀性越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