颗粒机制粒突然出粉不成型的原因分析
[压辊 新闻资讯]你有遇到过颗粒机制粒突然出粉不成型的情况吗?
在颗粒机生产过程中,如果突然开始出现粉料或者是出粉不成型,不要慌,宝壳建议按照以下几个步骤逐一来排除:
1、模具磨损或孔径异常
颗粒机模具是易损件,若模具到了磨损周期就需要报废更换。模具磨损后会导致模孔扩大或闭口,导料口磨损后颗粒压力不足。需检查模具厚度和孔径,必要时更换新模具。
2、压辊磨损
压辊的磨损程度也会直接影响制粒效果,当压辊的齿形被严重磨损后吃不住料,可能导致压辊打滑、颗粒机无法正常工作等情况,出来的颗粒成型度也不好,因此需及时检查并更换。建议选择正规厂家如宝壳环模压辊,提供耐磨配件定制服务。
3、模具压缩比
不同原料需要匹配不同压缩比的模具,比如一直生产偏硬的杨木、红木等原料,更改为比较蓬松的一些原料,模具压缩比就会因过小而导致压力不足,使颗粒成品松散,容易碎成粉末。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增大模具压缩比可以解决此问题。
4、原料水分
若模具压辊没有到磨损周期,原料也没有也没有更换,宝壳建议可以排查原料的水分变化,比如最近当地连续阴雨天气造成原料湿度较大;又或是干燥天气导致原料太干。制粒要求原料水分在13%-18%之间,若水分过低,原料会过于干燥,难以挤压成型,导致粉料过多。
5、原料粒度
原料粒度过细或纤维含量过少,都会导致颗粒难以成型,比如原料中刨花或纤维料比例过低时,木屑颗粒机无法有效利用木质素粘合剂,导致颗粒松散、易碎,最终产生粉料。此时,调整原料比例至合适范围,可有效减少粉末产生。
6、模辊间隙不当
模辊间隙是影响制粒成型的关键因素。间隙过大或调太紧,都有可能造成出粉料成型不好的情况。间隙过大可能导致压辊打滑、吃料层过厚、堵机频繁,而间隙过小则可能造成环模压延、压辊过度磨损,严重时甚至导致环模破损或机器震动加剧。
7、进料过快
进料量过快会使颗粒结合力不足,容易产生粉末。此时,应适当降低运行速度和进料速度,以获得适当的结合力和合适的颗粒大小。
8、密封圈磨损
颗粒机密封圈损坏后,原料粉尘会进入主轴轴承室内,造成主轴轴承损坏。建议定期检查密封圈是否磨损或变形,并及时更换。